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双年展上,中国馆都有哪些好东东?

作者:小悠 浏览数:0相关栏目:特色美食
2019年5月8日(当地时间), 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为主题的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式圆满

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双年展上,中国馆都有哪些好东东?

来源:凤凰新闻客户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2019年5月8日(当地时间),

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为主题的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式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双年展由拉尔夫·鲁格夫担任策展人,

保罗·巴拉塔担任主办方主席。

其颁奖典礼将在11日举行,

并在当日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

如今的年代,

人们既热衷于围观好看的皮囊

又致力于发现有趣的灵魂。

恰如5月8日刚刚开幕的2019威尼斯双年展,

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为主题。

在这个全球化陷入瓶颈的时代,

人类面临许多全新的挑战,

面对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以及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危机,

人类的境遇像一枚金币,

既存在着闪闪发光的正面,

也存在着隐藏在阴暗中的负面。

这种境遇本身值得反思,

用“有趣”二字来诠释它,

显出正能量的幽默态度。

与前年充满政治正确色彩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同,

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在更加国际化的同时也彰显出独特而细腻的东方思维。

与此同时更加注重趣味性。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

“Re-睿”为主题,

中方策展人吴洪亮介绍,

“Re”作为西方多种语言词汇中的前缀,

有“回、向后”之意,

汉字“睿”与其读音相似,

意为智慧。

此次展览主题旨在强调“回眺”

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经验,

由此获得“Re”及“睿”的洞察。

本年度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参展艺术家阵容比上一届更加年轻化,

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新生力量。

让我们先睹为快,

参观中国馆里的精彩作品吧。

睿寻

费俊-睿寻(APP效果图)

由艺术家费俊创作的《睿寻》是一个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程序作品,观众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艺术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威尼斯水城里搜寻并体验艺术家“移植”在当地桥梁上的来自中国的桥梁。

《睿寻》通过关联来自两地的形态类似的桥梁,既展现了两个文明之间的相通性,又呈现了两个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作为系列作品之一,《有趣的世界》也是一个关于连接的作品,和《睿寻》不同的是,它试图连接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场域。

作为对“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主题的回应,艺术家设计了一套社会化建造游戏来连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参与者可以使用艺术家提供的大量回收自现实世界的三维模型来建造一个“有趣的世界”,也可以通过“桥”的连接来形成与其它“世界”的联通与互动。“桥”可以帮助人们跨越障碍,实现资源共享或建造协作,但是“桥”也可能引发无法预计的、令人不适的介入。

在这里“桥”不仅是一个建造要素,还是一个具有隐喻性的社会化工具。这个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社会化实验,它帮助我们测试、观察并理解大众在当下语境中复杂和多样的世界观。

微观世界

刘韡,《微观世界》局部,2018,铝板,尺寸可变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展览现场,2019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Arsenale军械库,威尼斯

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的作品《微观世界》是一组壮观的雕塑装置。巨型铝制花瓣与球体唤出了材料的工业性。它们彼此之间的结构并不稳定,但我们也不会质疑它们的稳固与完整。作品标题实则隐喻另一层面:装置的抽象结构在表现机工业化的机械部件的同时,也足以呈现微观颗粒的形态。通过凸显微观世界不可预测本质,《微观世界》强化了宏观世界的变化无常。这是一件吸引人的作品,即使我们不借助说明文字,无法读懂它的喻义,我们也能凭借直观的感受,读出它冷静中的优雅之美。

木马

尹秀珍,“木马”,2016-2017年,钢架、旧衣服,570 x 220 x 151 cm

 © 尹秀珍,佩斯画廊供图

尹秀珍展出的作品《木马》,呈现了一个孩子抱着枕头俯下身子的瞬间——这是飞机遇到危险时防冲击的自救姿势。作品是以尹的女儿为模特完成的,而覆盖在女儿身体上的材料,是艺术家用回收的旧衣服做的。作品的体量、形态、重叠与破碎,传递着冲击和危险的信号,给人巨大的紧迫感。艺术家尹秀珍的母亲是开服装厂的,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她对服装有着特殊的情结,这或许正是她采用旧衣服作为材料进行创作的一个源头。与此同时,情感一直是尹秀珍创作的来源,但她的作品中的情感并没有空中楼阁式的浮华风气。她始终定义自己的作品是“很实的”:在这个物化无孔不入的世界,一针一线、一砖一瓦地表达内心真实的焦虑。巨大的艺术作品《木马》所流露出来的焦虑,或许正是尹秀珍作为一位女性、一位母亲的敏感洞察,她用真切而细腻的洞察力,提炼出当下时代的情绪和精神。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何翔宇 /铜、玻璃纤维、不锈钢、聚乙烯、热敏漆 / 12件,尺寸可变

作品中的雕塑是艺术家在暂居柏林时,在感知未知语言时,自己身体获得了茫然的感知而创作的作品。作者在听和说异国语言时,雕塑成为他记录这一特殊感知的实体化。艺术家常年以自身的直觉可视化作为研究对象,以身体的直觉作为创作的“写生”对象,“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就是艺术家在“写生”自我过程中的感悟。将不可名状之物转换为有形式的物体,追问“何谓感觉”,并从艺术家的角度思考人类是如何感知自己内在的。观众通过在展厅触摸作品,和艺术家的“感受”互动,来发现和探寻人类不同的但也相似的感知经历。事实上,我们面对这件作品所能获得的感受远比作品的解说文字更加丰富,作品传达出一种严肃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是大到全人类、小到每一个个体,在面临荒诞的存在时或多或少注定会产生的。有趣的是,我们,和艺术家一样,并不采取回避的态度无视它,而是充分地体验它,将它视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